一、概況
巴拿馬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成就,將稻殼和回收的報紙轉化為一種新型的隔熱材料。在《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詳細評估了這種材料的熱學和機械特性。建筑行業是全球第二大塑料消費行業,為全球能源使用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貢獻了逾三分之一。制造建筑材料的過程對空氣、土地和水質產生有害影響。因此,科研團隊表示,利用農業工業廢棄物制造建筑材料,是一種更環保的替代方案,具有較小的生態足跡。

二、技術看點
1.創新工藝:在巴拿馬農村地區進行的研究中,稻殼通常被視為農業廢物,常常被丟棄在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對環境構成重要挑戰。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獨特的工藝,將稻殼破碎后與回收和切碎的報紙中提取的纖維素相結合。為了提高抗真菌性能并賦予混合物防火特性,硼砂被引入。最終,所有成分都被膠水粘合在一起。研究團隊嘗試了不同比例的稻殼,初步混合物包括14%報紙、9%稻殼、15%硼砂和62%膠水。
2.材料特性:通過測試,研究團隊發現在不同比例的稻殼下,材料的熱傳導性(常稱為k值)在0.0409至0.04607瓦特/米·開爾文(W/mK)范圍內變化。相比之下,通常具有競爭力的天然和回收隔熱材料的k值在0.027至0.1 W/mK范圍內。此外,該材料在拉伸時最大承受的應力范圍為1.31至1.76兆帕斯卡(MPa),而抗壓強度范圍在20.19至21.23 MPa之間。
這些特性使得研究人員能夠評估在各種建筑應用中使用這種材料的可行性。尤其是在高濕度盛行的巴拿馬以外的不同氣候條件下,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驗證該材料的隔熱性能。研究團隊目前正在受控環境中測試該材料的降解情況。
3.應用前景:研究人員強調了未來需要進行額外研究以驗證該材料的隔熱性能,尤其是在與巴拿馬高濕度氣候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他們正在測試該材料在受控環境中的降解情況。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探討替代配置,例如加入定向排列的長纖維,以提高材料在受拉伸時的性能。
"可以推斷,該材料在各種工程領域都具有潛在應用,包括輕型零部件的生產、建筑面板和可持續包裝,"卡爾沃博士表示。
三、結語
這項研究代表了對可持續建筑材料的創新探索,將廢棄的農業廢物轉化為高效的隔熱材料。通過綜合應用稻殼和回收紙漿,科學家們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具有競爭性熱導率的隔熱材料。這不僅有助于減少建筑行業對塑料的依賴,還為環保建設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選擇。隨著這一創新的推進,未來或將見證更多基于廢棄物的可持續建筑解決方案的發展。這項研究有望在全球建筑業中推動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材料選擇,減少對有害材料的依賴。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技術不僅僅是對環境友好的一種嘗試,更是在解決全球建筑行業對塑料的高度依賴和環境污染問題方面的一項重要創新。建筑業對塑料的廣泛使用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環境挑戰,而這一研究提供了一種創新的途徑,通過廢棄物再利用來降低行業的碳足跡。
研究人員的獨特工藝,將稻殼與回收報紙纖維素相結合,不僅創造了一種具有競爭力的隔熱材料,還解決了農業廢物處理的環境問題。在巴拿馬農村地區,稻殼一直被視為廢物,處理方式通常是填埋或焚燒,導致環境污染。這一研究為廢棄物賦予了新的生命,將其轉化為對社會和環境都有益的資源。
此外,通過在不同比例的稻殼下進行實驗,研究團隊展示了該材料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應性。這為未來的建筑項目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僅可以用于隔熱材料,還可以在輕型零部件、建筑面板和可持續包裝等方面發揮作用。
然而,研究團隊也強調了進一步的研究的必要性,特別是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驗證和材料在控制環境中的降解測試。這種謹慎的科學態度確保了新材料的可行性和持久性,為其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而言,這項研究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同時也引領了建筑行業邁向更加可持續和環保的方向。這種基于創新的材料開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復制和可擴展的模型,以減少建筑業對有害材料的依賴,為未來創造更可持續的建筑環境。
來源:硬科技前沿